测绘工程作为支撑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学科,正深度融入能源安全、智慧城市、防灾减灾等关键领域。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今天,空天地一体化信息获取技术的突破,更让这一专业成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空间的重要纽带,其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重大工程实施与产业升级进程。
西南石油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也是四川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在《2025年ABC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测绘工程》中,该专业位列全国第26位、四川省第3位,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实力。
这样的专业实力直接转化为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90%以上,深造率更是突破40%,近三年不少推免生进入中国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与科研院所;就业单位则涵盖中石油、中石化、中建集团、中铁集团、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四川冶金地质勘查局等企事业单位,形成了升学与就业双轨并行的良好发展态势。
展开剩余66%专业特色的形成,与行业深耕密不可分。以服务油气行业空间信息化为核心,该专业紧密围绕石油天然气产业开展教学研究,在油气田及管网信息化领域积累了独特优势。这种特色背后是强大的学科平台支撑:西藏自治区卫星遥感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石油和化工行业油气田测绘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省部级平台,与校级研究机构共同构成了科研创新矩阵,在定量遥感、油气空间信息工程等领域成果显著。
实践教学的扎实推进则让理论学习落地生根。构建的"基本实验教学、工程实践实训、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工程资格认证"四大平台,配合"学历 + 执业资格证书"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成长路径。依托三十余家产学研基地,学生得以在自然资源部第三航测遥感院等单位参与实际项目,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操能力。
同时,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精进,测绘工程如今也是能源行业不可或缺的学科支持,其应用贯穿资源勘探、工程建设、安全运维全链条。
如在新能源开发中,测绘技术破解了复杂地形的选址难题。山西某光伏项目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构建2000平方公里地形级实景三维模型,“人工踏勘” 到 “智能决策”的跨越。剔除了40%不适宜用地,将选址周期缩短50%以上。新疆200万千瓦光伏项目更将测绘技术与 “牧光互补” 模式结合,利用无人机复测桩基点位,在山地区域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牧羊的生态效益,年发电量超30亿千瓦时。
油气勘探领域,高精度测绘直接决定资源开采效率。在柴达木盆地实施的三维地震勘探项目,通过1200平方公里全覆盖采集,结合“两宽一高”技术方案(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使物理点放样正点率达91.4%,原始资料合格率99.99%,为天然气增储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这种“地下 CT 扫描”技术让钻井成功率从传统方法的30%提升至60%以上,大幅降低勘探成本。
安全监测方面,测绘技术构建起能源设施的“数字免疫系统”。四川乐山燃气管道示范区运用北斗高精度定位与 InSAR 技术,实时监测15.6公里管线的地质形变,识别6处隐患点并安装毫米级位移传感器,实现地灾预警响应率100%。田湾核电站则通过三维建模与变形观测,对核岛、边坡等关键区域进行毫米级监测,其综合测量技术获全国优秀测绘工程奖。
测绘工程以空间数据为纽带,将能源开发的科学性、经济性与安全性深度融合。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其通过实景三维、卫星导航、智能分析等技术创新,正成为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
发布于:陕西省配资论坛是什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