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方面最近话说得很硬,但嘴硬终究无济于事。就在几天前,菲军方放出狠话,声称只要中方拖走“马德雷山号”,就是“开战”的信号。然而,话音未落72小时,中方的一艘专业拖船便堂堂驶入仁爱礁海域,距离那艘破旧不堪、已经坐滩26年的“马德雷山号”不足5海里。此刻,真正握有主动权的,已经是中方。
南海局势近来颇为复杂。梳理一下过程:7月27日,菲律宾率先挑事,试图用两艘快艇硬闯仁爱礁,想给那艘破船运送补给。结果立刻被我方海警高压水炮击退。紧接着8月15日,中方在仁爱礁周边展开多轮实战演练,从水炮打击、渔网布防,到小艇拦截、模拟拖曳,甚至出动直-8直升机在潟湖内演练“登船执法”,信号十分明确。显然,正是这种“动真格”的姿态刺激到了菲律宾。8月22日,菲军总司令布劳纳急得在记者会上撂狠话,说“若中方行动导致菲士兵伤亡,菲军立即开战”,并要求驻守士兵“拼死抵抗”。甚至还把《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搬出来,试图捆绑美国下水。
但光靠喊话显然不够,菲国防部三天后发布声明,硬把“马德雷山号”称作所谓“领土延伸”,宣称若中方拖走就是“侵犯主权”。8月26日一大早,菲律宾又偷偷派出四艘公务船,打算绕行半月礁进行补给。没想到中方海警直接用防暴网缠住旗舰的螺旋桨,令其彻底瘫痪,行动宣告失败。
展开剩余66%更让菲方焦虑的是,当天中方南海舰队的“南拖185”拖船公开驶入仁爱礁,停在距离“马德雷山号”不足5海里的地方。这可不是普通船只,2600马力的动力配合多艘辅助船,可轻松完成联合拖曳作业。即便菲方曾试图给那艘破舰加固水泥,也难以抵挡专业设备的牵引。
截至8月27日,中方已在仁爱礁构筑起层层防护:万吨级海警船5901搭载76毫米舰炮与高压水炮,配合5304舰等中型海警船,实时监控所有来犯船只;11艘硬壳冲锋艇机动拦截;外围则有至少一艘护卫舰、13艘钢制渔船和9艘海上民兵船形成立体屏障。空中有旋戈-36无人机长时巡航,电子干扰设备覆盖整个海域,使菲方通信频频中断。仁爱礁入口被围得如同铁桶。
在这种局势下,菲军高层明显慌了。新闻发言人特立尼达在记者会上嘴上还硬撑,说“一艘拖船拖不走”,但下一句便承认“高层也摸不透中方意图,必须让美方及时掌握情况”。国防部长特奥多罗更是四处寻求美澳支持,结果美国只给了个“情报共享”的空话,澳大利亚更干脆表态“不介入”。盟友态度冷淡,菲律宾一下子陷入孤立。
局势已经走到关键的临界点。
第一,中方早就准备齐全。技术上有拖船与海警舰组成封锁圈,法律上,“马德雷山号”1999年非法坐滩,所谓“领土延伸”根本站不住脚。
第二,菲律宾的退路越来越窄。补给线被掐断,驻船士兵的食物和物资难以维持;国际上盟友靠不住;国内则爆出“幽灵工程”丑闻,马科斯政府腹背受敌,再硬撑只会先被民意掀翻。
第三,时间紧迫。老旧舰体本就濒临崩溃,若发生燃油泄漏,不仅污染海域,还会造成严重生态灾难。联合国环境署早就报告过,仁爱礁珊瑚覆盖率已从65%骤降至12.7%,必须在船体彻底垮掉前解决问题。
接下来,大概率会出现中方的实质行动:
第一步,拖船编队在海警护航下靠近舰体,同时通过国际海事组织发布“强制清除公告”;
第二步,由于破船无法承受强力牵引,中方或会先行拆解,再逐步拖离,并在仁爱礁设立生态监测站。整个过程中,中方会牢牢控场,避免与菲军正面交火,但电子战压制、歼-10C部署等“后手”都已准备就绪。
“马德雷山号”赖在仁爱礁已有26年,早该搬走。中方始终保持克制,给足菲律宾台阶。但必须明确一点:主权问题从没有妥协余地。如果菲方继续执迷不悟,这次行动不仅是清理一艘破船,更是要为整个南海立下规矩——非法占据,终究要还。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论坛是什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