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职
韩柳欧苏,固文人之最著;起翦颇牧,乃武将之多奇。范仲淹胸中具数万甲兵,楚项羽江东有八千子弟。孙膑吴起,将略堪夸;穰苴尉缭,兵机莫测。姜太公有《六韬》,黄石公有《三略》。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毛遂讥众,碌碌无奇。
【注解】韩柳欧苏:即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此四位是唐宋八大家之四,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宋代古文运动的代表,另两位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起翦颇牧:即吴起、王翦、廉颇、李牧,此四位是战国时四大名将。《千字文》有“起翦颇牧,用军最精。”的句子。范仲淹胸中具数万甲兵:北宋范仲淹在西北防御李元昊的大夏,他的坚守策略曾让西夏人头痛不已。在西夏军中有人称赞范仲淹“胸中自有数万甲兵。”项羽:名籍,字羽。楚国将领项燕之后。秦二世元年跟随叔父项梁杀死会稽郡守起兵,收吴中子弟八千人。因吴中在长江以东地区,故泛称江东。孙膑:孙子(孙武)的后代,战国时名将,著有《孙膑兵法》。吴起:战国初名将,著有《吴子兵法》。穰苴:即田穰苴,春秋时名将。尉缭:战国末秦国名将。姜太公:即姜子牙。著有军事著作《六韬》。黄石公:秦汉时隐士、神仙。即圯上老人,《西游记》中《圯桥进履》画儿讲的就是黄石公与张良的故事。著有军事著作《黄石公三略》,简称《三略》。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尝从容与韩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乎?’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擒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毛遂讥众碌碌无为:《史记·平原君列传》:“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也。’”这句话是毛遂对一起陪平原君赵胜出使楚国的十九人讲的。
【译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固然是文人中最显著的;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就是武将中的奇迹。范仲淹被西夏人称作胸中具数万甲兵,楚项羽自称有江东八千子弟。孙膑、吴起带兵的谋略值得称赞,穰苴、尉缭用兵的计谋高深莫测。姜太公著有兵书《六韬》,黄石公留有兵书《三略》。韩信带兵,自称多多益善;毛遂嘲讽同僚,称他们碌碌无奇。
大将曰干城,武士曰武弁。都督称为大镇国,总兵称为大宗戎。都阃即是都司,参戎即是参将。千户有户侯之仰,百户有百宰之称。以车为户曰辕门,显揭战功曰露布。下杀上谓之弑,上伐下谓之征。交锋谓对垒,求和曰求成。战胜而回,谓之凯旋;战败而走,谓之奔北。为君泄恨曰敌忾,为国救难曰勤王。胆破心寒,比敌人慑服之状;风声鹤唳,惊士卒败北之魂。
【注解】干城:《诗经·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干指盾牌,城指城郭。干与城都是起防御作用的,故把保卫国家的将领称作干城。武弁:弁是一种帽子。古时武士戴白鹿皮制作的皮帽(皮弁),故称。都督、总兵、都阃、参戎、千户、百户都是武官名。辕门:古代帝王巡狩、田猎的止宿处用车作屏障,在出入处仰起两车,车辕相向表示门,称作辕门。后多指行军将帅的营门。露布:古代指不加封口的文书。弑:臣杀君。引申子杀父母,幼杀长等。
【译文】大将也称干城,武士也叫武弁。都督又称作大镇国,总兵又称作大总戎。都阃就是都司,参戎就是参将。千户也敬称户侯,百户也俗称百宰。用车搭门叫辕门,传扬展示战功的文书叫露布。下诛杀上叫弑,上讨伐下叫征。交锋也叫对垒,求和也叫求成。战胜而回叫凯旋,战败而走叫奔北。为君王泄恨叫敌忾,为国家救难叫勤王。胆破心寒比喻敌人屈服害怕的状态,风声鹤唳形容士卒失败后惊惧失魂的状态。
汉冯异当论功,独立大树下,不夸己绩;汉文帝尝劳军,亲幸细柳营,按辔徐行。苻坚自夸将广,投鞭可以断流;毛遂自荐才奇,处囊便当脱颖。羞与哙等伍,韩信降作淮阴;无面见江东,项羽羞归故里。
【注解】“汉冯异”句:《后汉书·冯异传》:“(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标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汉文帝”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上(汉文帝)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至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请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鞍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上曰:'嗟乎!此真将军也。’”“苻坚”句:苻坚带兵攻打东晋,渡江时自豪的说:“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可断流。”事见《晋书·苻坚载记》。“毛遂”句:此句与前文“毛遂讥众,碌碌无奇”同出《史记·平原君列传》:“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如锥之处囊中,其未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未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羞与哙等伍”句:此句与前文“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同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韩信曾先后任齐王、楚王。后怕造反降为淮阴侯。“无面见江东”句: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击败,从垓下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停船靠岸等他。项羽说:“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河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事见《史记·项羽本纪》。最后自刎而死。
【译文】汉冯异每等谈论功绩,就独自立在大树下,不炫耀自己的军功;汉文帝曾经慰问军队,亲自到周亚夫驻军的细柳营,牵着马龙头慢慢行进,遵守周亚夫军中不得驱驰的规定。苻坚自夸将广兵众,把马鞭投入江里就可截断水流;毛遂自荐有奇才,只要放在囊中就可象锥子一样脱颖而出。与樊哙同处一个行列感到羞耻,韩信因此由楚王被降为淮阴侯;无颜面见江东父老,项羽羞愧回故乡而自刎。
韩信受胯下之辱,张良有进履之谦。卫青为牧猪之奴,樊哙为屠狗之辈。求士莫求全,毋以二卵弃干城之将;用人如用木,毋以寸朽弃连抱之材。总之,君子之身,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自古英雄,难以枚举;欲详将略,须读武经。
【注解】韩信受胯下之辱:《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韩信是淮阴人)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内心)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无裆的裤子)下。’于是信孰视(注目细看)之,俛(同俯)出袴下蒲伏(同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张良有进履之谦:前文黄石公作《三略》时已提到,就是圯桥进履的故事。《史记·留侯世家》:“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卫青为牧猪之奴:《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是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青同母兄卫长子,而姊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天子,故冒姓为卫氏。……青为侯家人,少时归其父,其父使牧羊。先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为兄弟数。”樊哙为屠狗之辈:《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需要简单说一下,韩信、张良、卫青、樊哙都是西汉功臣。韩信、张良、樊哙是汉高祖刘邦的大将、谋士。卫青是汉武帝刘彻时的大将军。韩信曾钻少年屠夫的裤裆,张良曾帮黄石公穿鞋,卫青早年牧羊被同父兄视为奴畜,樊哙早年是屠狗卖肉的。可知英雄不问出处。二卵弃干城:《孔丛子·居卫》载,子思向卫君荐苟变为将,卫君也只苟变是将才,但因他在一次征赋时吃了百姓的两个鸡蛋,故不任用。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於邻国者也。”
【译文】韩信曾忍受屠夫胯下的羞辱,张良曾有替老人穿鞋的谦卑,卫青曾经是牧猪的奴畜,樊哙曾经是杀狗卖肉的屠夫。选择人才不能要求十全十美,不要因为吃了两个鸡蛋就放弃能做大将的人才;用人就好比用木材,不能因为粗大的树木有一寸大小的朽木就放弃不用。总而言之,君子的身材可大可小,丈夫的志向能屈能伸。自古以来英雄难以列举,想详细知道将帅的谋略,必须去读《武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配资论坛是什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